正確認識化療所致嘔吐
化療是癌癥的常見治療方案之一,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很多人提及化療便想到嘔吐,嘔吐是很多人對化療感到反感甚至恐懼的原因,在藥物較缺乏的過去化療引起的嘔吐確實令人望而生畏。然而隨著我們祖國日益強大,醫學也日新月異的今天,嘔吐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一般來說大多數病人不會因為嘔吐而終止化療,較少數病人為難治性嘔吐需暫停化療。
化學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其機制復雜。一般認為是由藥物引起起腸胃道細胞分泌血清素,間接刺激迷走神經或直接影響腦內化學接受體觸發器中5HT3受體,傳至大腦嘔吐中樞引起嘔吐反應。除此,一些其他化學物質的釋放,以及大腦皮質及前庭神經的刺激,亦被認為與化學治療病人的嘔吐有關。
惡心、嘔吐分為三類:1、急性惡心嘔吐:一般發生在給藥數分鐘至數小時,躲在24小時內緩解;2.延遲性惡心嘔吐:多在化療24小時之后,可持續數天;3.預期性惡心嘔吐:在前一次化療是經歷了難以控制的嘔吐之后,在下一次化療開始之前即發生的惡心嘔吐,是一種條件反射,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其往往伴隨焦慮、抑郁,年輕患者較老年人更易發生;4.爆發性惡心嘔吐:進行了預防處理仍發生的嘔吐,需要解救治療;5.難治性惡心嘔吐:在以往的化療周期中進行預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療失敗,在接下來的化療周期中仍然出現的嘔吐。
目前,對嘔吐已經有了非常有效的治療藥物,如激素、眾多的5起色膠受體抑制劑如托烷司瓊、帕洛諾司瓊,神經激肽受體拮抗劑如阿瑞吡坦、福沙吡坦,還有其他的止吐藥物如胃復安、苯海拉明。另外注意病人是否合并便秘或病人存在疾病導致的腸梗阻引發嘔吐,并予以治療。在化療實施過程中,確認病人化學藥物的催吐分級、判斷病人是否為年輕女性病人、容易暈車者、懷孕時嘔吐等。結合這些情況評價病人可能出現的嘔吐程度,化療前數類藥物的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少化療引起的嘔吐,化療中持續且密切評估止吐藥的效果及不良反應;隨時評估病人惡心、嘔吐的嚴重度對病人的影響;注意是否有其他并發癥,特別是脫水及電解質失衡,注意病人的營養狀況并予以飲食指導,根據情況予以靜脈營養補液等治療。
(內一科 黃萍)